top of page

19/8/2025 挑戰低效率還是易做才做

  • cytcinfo
  • 4 days ago
  • 2 min read

挑戰低效率還是易做才做


今天是星期二,「分齡關懷日記」是寫給二十多歲的朋友,或已經早已經歷過20歲之後闖蕩人生的朋友作為重溫。


昨天我寫挫折感的三大毒害,二十歲之後就要努力重建早有漏洞的思維。

原來二十多歲階段的能量最好是放在「挑戰較低成效藉以創建的工作」。


為什麼不去做比較大把握的事?人人都想多些成功記錄更好呢?

其實創建工程對廿歲是越微小效率卻是越吸引,反之如果把時間只做容易成功的高效率事情,反而缺乏了鍛練創新的習慣行為,漸漸就成為難以改變突破。


我在二十至三十歲經歷過做三間小學的代課教師,青少年中心社工、社工系會會長、社工系評議會主席、外展社工、中學生聯校領袖訓練營的首席講師,開始的時候,都是低效率藉以創建的工作,分分鐘都要經歷輸得起。


人到三四十歲會怕「輸唔起」!那時候遇到時代變遷需要進修課程或轉工,青年人就出現拖延的反應。


我們留意成功人士就在別人拖延的時間自己就去探索機會。

他們在極端挫折時間做戰略性的暫停,防止過度消耗和自我責備,只是採取心理上與困難相處,製造適應感覺,這就是與挫敗共舞,這種適應時段時間長久了,就自然覺得困難好像縮細了,心理學也有系統性降敏感的意思,終於逐步改進成為一個師傅級的人才。


看看聖經的勉勵:「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拉太書六章九節)

「喪志」原文意思是漸變為厭倦的,疲乏了;「灰心」是失去勇氣。

二十歲的日子要對良善的目標持之以恆,不可疲倦灰心;神欣賞努力作工的人,祂的祝福時刻一到,便可豐收。

好友

余德淳

二O二五年八月十九日(星期二)

 
 

© 2024 余德淳訓練機構 Charles Yu Training Company Limit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