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9/12/2024 你總要饒恕他

你總要饒恕他


日前在日記寫「時辰未到,不是可以立即解決的問題,大家姐未找到知己…」

又想起上周有參加者問七歲小二女兒在校被老師稱讚合作守規則,但返家卻說不想做功課。


這是成年人溫習同理心的時辰了!

我建議家長想想若你自己去年升一渡過了一年很疲倦的全日課,之前要與幼稚園畢業小朋友離別而仍記起有失落感,自然較需要再依附媽媽,害怕背上新的責任。


每個人在不同的適應期,都需要別人給予時間的體諒,直接就是體諒的「多次數」。


在兒童心理成長,六歲是學習選擇的開始,笛卡兒這位著名的法國哲學家說:「無法做出決策的人,不是欲望過大,就是覺悟不足」。


成人和兒童一樣常常需要被體諒,選擇是一生常常不及格的功課,極需要指引和體諒。

按照猶太人拉比老師的傳統教導,饒恕得罪你的弟兄最高可達四次。


但是耶穌要求更高,路加福音十七章四節

「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


七次,是完全的數字,一天七次的得罪人,大約意思是開罪到不可再增加的地步。

一天有七次回轉次數不算少,我們多數會覺得經常說對不起的人是不真心的,然而耶穌就用「你總要饒恕他」。


我們怎會那麼便宜對人呢?然而神屢次赦免悔改者的罪,

神不再記念我們一生那麼多所犯的罪,就是如此的愛我們。


今日的反省:

真實的原諒就是不記得被他得罪了多少次,我們彼此饒恕不以人為水準的包容,而是模仿耶穌對罪人的寬容。


好友

余德淳

二O二四年十二月十九日(星期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