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7/12/2024 把尚有的獻上

把尚有的獻上


明天是我的一位往昔青年團契團友的安息禮拜,她在上星期病逝了,收到消息時感到很突然。


我們在大約十八歲的時候在青年團契擔任同一個小組的組長,那年代的她是一個很沉靜和謙讓的人,所以在小組傾談的時間總是我由頭說到尾,其實當年的我也是不擅社交,只是因為有這位較少說話的拍檔,使我有機會做了一個很主動的角色,間接也鍛練了我在兩年後投身社工行業,做了青年中心社工,真要感激她。


自從那年之後,我們已經很少有機會一起合作和交談,她投身幼稚園教師的工作一直至成為校長,而我就在社工界服務,在我廿多年前教兒童EQ小組,她帶學生來參加及看我的主持手法,我相信一些家長是因為信任她的推介所以帶子女來,所以我很感激她的支持。


那時候我們教會舉辦基督少年軍,她就協助最年幼的一群,我們很高興有她擔任少年軍幼級組導師,因為她是一個資深的幼兒工作者,教會很需要她的發展意見,那時候的她仍然是一個很謙虛的幫手,不以自己為幼兒教育校長身份為典範,我感謝她持久參與,使當年教會少年軍有良好的教材和師資。

多年後她後天失明,可是卻見到她來基督徒短期宣教中心參加全期課程,當年我是短宣中心的副主席,我對同工說她是我同一教會的,很佩服她在香港半山區居住,天天清早來到沙田上課,多麼不容易呀!


很大的原因就是她想將自己在完結幼兒教育的生涯時,再給神裝備自己成為一個佈道人。

她沒有埋怨神為什麼使她眼睛看不見,然而她看見神的意思卻是給她屬靈的眼光來帶人行進真理之路。


後來在教會看到她唱詩班,我心中很感動,給我學習到人應把「尚有」的獻給神。

她仍然可以用歌聲勉勵別人敬畏神,行動不方便的她仍然照舊每星期返教會崇拜,而在平日就在家中照顧高齡的母親。


值得我們三思,不要把年齡和身體障礙成為不服侍神的理由。反之,我這位團友活出了親近神蒙福。


今日的反省:

她已經被神接了返天上的家,沉靜的性格就像雷響一般喚醒我們 ,我們不要介意自己有什麼不及別人的優點,神只看重我們把「尚有」的奉獻。安息紀念想起印度詩人泰戈爾寫的美好生命:「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好友

余德淳

二O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星期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