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6/5/2025 頑梗還是良心

  • cytcinfo
  • May 16
  • 3 min read

頑梗還是良心


昨天日記我寫溝通關係要好像黑暗接受光明,用盡心思去明白別人和接受他/她需要在你的生命存在。

然而我想到每個人都需要有足夠的「美德」才可以成為別人有意義的同行者,不妨參考完成這「四件功課」:


(一)謙虛承認自己無法完全認識別人的經驗。

(二)對別人的觀點產生好奇而不是急於反駁。

(三)對別人的獨特性給予尊重。

(四)避免用簡化的標籤(害羞、敏感、專制)來歸類別人。

完成這四份功課,我們就可以有開放的心靈去接受對方。


聯想神創造人的時候已經把良知放在人的心裏,人有對錯的觀念及直覺能力,在聖經稱為「是非之心」。羅馬書第二章14至15節:

「沒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順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們雖然沒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 這是顯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裏,他們是非之心同作見證,並且他們的思念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

‭‭人需要好好使用是非之心,配合開放的心靈才可以進入別人的內心世界,發揮高層的同理心。


5月22號星期四開始我就開始任教「關係管理」課程,合共五堂(見附海報),非常歡迎大家來學習,可以選擇實體上課或收取錄影教材;我相信未來的日子很需要深度關懷的知識。



今早喜藥團 Lillian 分享:


「2016年我媽媽確診大腸癌,我很愛媽媽,於是便盡心盡力陪伴照顧她,但可惜她2018年復發。正當我又再次為媽媽的病頻撲之時,怎料自己在2019年初也患上癌症。至2020年5月我完成所有療程後不久,媽媽的病情開始反覆,直到2021年初,她便回天家了。

回想過去這段艱辛的歲月,儘管痛苦,但卻是我信仰路上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身為一名信主30多年的基督徒,我最大的掙扎不僅是身體的病痛,更是內心對信仰的質疑。我不是不斷祈禱求神醫好媽媽嗎?為何不僅媽媽未能康復,我自己還要忍受癌症的折磨?那段日子,我心裏好多問號:神啊,究竟祢的心意是什麼?

化療期間,我因脫落所有頭髮和眉毛,甚至不敢正視鏡中的自己。我選擇在沖涼時聽詩歌,希望從中得著安慰。有一天,「立志擺上」這首歌的歌詞猝然觸動了我:「能穿起救恩,踏上基督的足印,延伸主愛,進入人海。」我彷彿茅塞頓開,向神發問:這一切的經歷是否意味著祢要我日後在癌症關懷的崗位上作服侍嗎?

耶穌的醫治很奇妙,一個意念的轉向讓我意識到這段旅程並非毫無意義;心意更新而變化,自此之後,我將這病視為天父的特別訓練,以堅忍和樂觀的態度完成療程。媽媽看見我的積極和勇氣也感到安慰萬分,即便她的病情未見好轉,但我們靠著禱告和聖經的話語心靈不斷強大,最終媽媽得著耶穌永恆的醫治,帶著平安和盼望返抵天家。


我深刻體會到,耶穌的醫治是將永恆的愛與盼望注入心靈。有了這份愛就能得著力量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身體總有一天衰殘敗壞,但耶穌醫治的愛卻是一直存到永遠。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致失望;」「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哥林多後書 4:8,16-17)


待續⋯⋯」


今天 Lillian 分享一首詩歌【醫治的愛】

「我滿身是傷痕,你將我抱起來」

「我在你的懷中,甦醒過來」

「耶穌的愛,醫治了我的心」

「破碎的生命,完整起來」

「再一次,勇敢將自己敞開」


附上2019年Lillian在開始化療前一星期與媽媽的合照,當時她媽媽也在化療中。(附圖一)



好友

余德淳

二O二五年五月十六日(星期五)


🌿 余德淳博士 2025 最新教學系列

【關係管理 —— 重新掌握溝通的主動權】💬(附圖二)


📍形式:實體課 / 收取錄影 🎥

🔹 適合任何有興趣人士






 
 

© 2024 余德淳訓練機構 Charles Yu Training Company Limit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