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14/4/2025 正才能還是負才能

  • cytcinfo
  • Apr 14
  • 2 min read

正才能還是負才能


在演講場合常常都遇到一些喜歡深入思考的參加者,最近也有出席者向我提問「負才能」(Dark Talent)的問題。

例如完美傾向的人常常都做了很多自我折磨的行為,身心虛耗過大,使自己過度疲倦和憂鬱。


也有一些有領袖天賦的人,卻把領導力變成威權,影響他們的孩子和下屬痛苦不堪。

心理學家榮格建議的「陰影理論」,提示我們要常常做「才能邊界檢查」(Talent Boundary Scan),否則「優勢即弱點」。

我們應該常常有「沉默日」或「沉默小時」來評估自己的操控慣性,抵消毒性的完美。


待人處事成功的人在這個時代能夠把「負才能」交給「內在顧問」,即以寫信方式給自己,提示過往過度傷害自己的行為,勸勉自己從信仰思考。

我們的能力是神交託的資產,在使用時需要像受托人一樣盡上責任,有高度自覺和反省的人就是EQ高手,他們能夠謙虛地說:「我被賦予的是發現才能的義務,再把自己發現的資產貢獻給缺乏的人。」


哲學大師海德格爾說得精彩:「我們是才能的牧羊人,而非主人。」

這種託付的精髓,可以為人際關係產生互相敬重的和平共存,是今天世界的需要提倡的。


看看詩篇八十二篇怎樣說:

「你們當為貧寒的人和孤兒伸冤,當為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第三節)

人間的公義標準卻是因時因地變化的,唯有神的公義亙古不變。

「當保護貧寒和窮乏的人,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手。你們仍不知道,也不明白,在黑暗中走來走去,地的根基都搖動了。」(第四至五節)


不跟從神道德秩序,世界就崩解像地的根基都搖動了,人類走向末日,直到主再來審判的日子。

「然而你們要死,與世人一樣;要撲倒,像王子中的一位。」


世人、王子聯在一起,表示全人類都要有交代受托的審判,「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托誰,就向誰多要」(路加福音十二章48節)


今天我們有發現自己才能的義務,也要把這些交託的才能適當程度服務人群。


好友

余德淳

二O二五年四月十四日(星期



 
 

© 2024 余德淳訓練機構 Charles Yu Training Company Limit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