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抽籤選朋友】
昨晚有一個很難忘的經驗,就是與廿九位住在兒童院孩子談人際親密關係。
與其說我幫助他們了解自己,不如說他們送給我一個美麗的服務回憶。
那廿九位孩子大約分為兩個組合,有十歲以上「潛伏期」的孩子,也有九歲及以下「文法期及辯論期」的孩子。
前者是較為沉默趨向抽象思維的「修辭期」孩子,後者是爭着說話,以圖得到我欣賞的孩子。
我也靠他們的積極反應使這個人際關係研討進展得非常熱烈。
我想起深層心理學家諾伊曼,他認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學習坦誠的心靈探討會成為未來一門重要科學。
人類最大的敵人不在於饑荒或癌症,而是電子科技年代引起沉鬱心靈疾病的蔓延。
我也想起榮格心理學,也被稱為影子心理學,陰影就是我們心理上無法接受的慾望,例如攻擊性和不願意向他人展示的部分,與對道德控制具有很強的抵抗力。
昨晚我與孩子們談什麼促使人喜歡人的問題和是否相信信仰可以改變不可能的事情,他們都是在基督教兒童院長大,似乎很一致都相信神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切的問題,我相信他們的心理比較健康,雖然可能已經沒有家人,然而他們的安全感可能比有家人的還要好。
最後我問他們一條問題,如果別人想成為你的異性朋友,你會怎樣反應?
大部份男孩子都表示不想有異性朋友,部份女孩子就表示只要喜歡就接受。
然而也有獨立意見,就是抽籤決定。
我問全場有否和議抽籤是好方法,有一位大約八歲男孩子說不好,因為若後來發現是不值得相處的就會很後悔。
我欣賞他的意思,即不要選擇後來會後悔的事情。
聖經教導人生成敗在慎思尊重智謀,「無智謀,民就敗落; 謀士多,人便安居。」
箴言 11:14
這個交談會太精彩了,我約了他們不久將來會有續集。
好友
余德淳
二O二五年三月十四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