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1/6/2025 自由飛翔還是留在網羅

  • cytcinfo
  • 30 minutes ago
  • 3 min read

自由飛翔還是留在網羅


昨天收到校長確定日期邀請我往那個墮樓學生的學校講佈道會,這兩天我常常想起這個時代對中學生的打擊。


社交媒體教他們外在的成功標誌,奢侈品名車豪宅行為導致彼此視為消費品,完美生活導致青少年在追求的同時感到挫敗,他們不懂質疑消費主義社交媒體如點贊、人脈積累,這些都可能掩蓋了真實。


誰來教他們重建自主性,有否非主流的文化產品如獨立電影、非商業音樂?

哲學家阿多諾說中了現代的虛假和諧。

學校課程應加入廣告分析和社交媒體批判的內容。

太多看似娛樂,但實際上引導人消除批判性。


我們應鼓勵青少年創造去商品化空間,組織學會、互助小組,強調共享而非交換。

正如阿多諾說:「幸福是一種意志的抗拒,它拒絕讓我們完全被現實的謊言所奴役。」


看看聖經怎樣說:

「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當人起來攻擊我們,向我們發怒的時候,就把我們活活地吞了。」詩篇124篇2-3節

魔鬼如吼叫的獅子四處尋找可吞吃之人(彼得前書5章8節)這個世界就像怒獸,要「把我們活活地吞了」

第七節是現代迷茫青少年的曙光:「我們好像雀鳥,從捕鳥人的網羅裡逃脫;」

比喻生動,當困境似乎已成定局,年青人越掙扎網羅卻纏得愈緊到想死,神不讓投靠祂的人受無情的捆綁。

看第八節:「我們得幫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華的名。」


我們能夠逃脫,不是靠遇到甚麼相命先生指點迷津,而是在人類歷史上記載的復活耶穌已經勝了世界,投靠祂就必得救。

網羅,看起來無所不在,但卻早已破裂不堪,這是我要告訴那間中學學生的福音。

現代身心靈受苦的人不要停留在網羅啊!



今早喜藥團偉權分享:


「或者有人問我,為何要修好那座電子琴,它已經那麼舊,現在有更好功能的電子琴,換過部新的不更好嗎?又或者有人會問有冇理會它的感受,知否那座電子琴是否願意被修好,也許它不想再留在世上,無人欣想它,無人知它的價值,更可能無人知道它的存在。

種種來自心中的問題,也許無人明白,但天父一定明白。也許那些問題,正正反映自己內心中隱藏了另有一個未為人知的心願,很想可以完成。

半生人雖然對生死有了自己一套立論,但知道患癌那刻,「死」似乎已來到我面對。身邊熟識的家人朋友,是否明白我當刻的心情呢?自己是否還有事情很想講而又未講,很想做而又未完成呢?但也無妨,也許無人知無人會理會。因為從未表達過自己的想法,怎可能期望有人明白自己呢。


聖經記載:當眾人責備瞎子,不許他作聲,瞎子反而大聲喊:「大衛的子孫哪 ,可憐我罷 !」

「耶穌說 :要我為你作甚麼 ?瞎子說 : 拉波尼 ( 就是夫子 ) ,我要能看見 。」馬可福音 10:51-52

如果還有時間,會否能像瞎子那樣把握機會,把那些湧出來的意念,未完成的事,一一處理好呢?」


今天偉權分享一首詩歌【我要能看見】

「做夢也想不到能夠有這一天」

「怎麼可能 我竟可以走到你面前」

「你靜問我今天有否什麼的心願」

「我說 我要能看見」


附上 AI 製作偉權的照片(附圖一)



好友

余德淳

二O二五年六月十一日(星期三)


🌿 余德淳博士 2025 最新教學系列

【關係管理 —— 重新掌握溝通的主動權】💬(附圖二)


📍形式:實體課 / 收取錄影 🎥

🔹 適合任何有興趣人士



*歡迎插班加入



 
 

© 2024 余德淳訓練機構 Charles Yu Training Company Limited 

bottom of page